国内高空作业车产业现状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高处作业机械(平台、车辆等)的生产已经开始,但发展相对缓慢,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目前国内有许多高处作业平台生产企业。虽然大多数厂家仍然是简单的产品,没有行走装置和垂直升降结构,但出现了许多生产剪切式和臂式全系列自走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厂家。部分厂家已经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国际电机是家用自走式产品的主要电源。直流电、燃气等清洁能源很少使用。行走方式主要为轮胎式。蜘蛛类型和轨道类型已开始。2000年以后,高空作业车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生产厂家。厂家产品大多仍以折叠臂和工作高度小于20m的产品为主,但主要厂家的伸缩臂产品发展迅速,混合臂产品也形成了一系列。工作高度突破↓OM,产品外观明显改善,功能增强,性能提高,控制水平提高,安全装置不断改进,部分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水平,能满足用户需求国家。在美国和日本的报道中,我国的带电作业起步较晚,因此对绝缘高空作业车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主要生产厂家有徐州Handler(海伦哲)、杭州Aichi(爱知)(合资)等。目前国内产品的特色(1)产品作业专用化新产品结构更加丰富,有折叠伸缩混匀